2006年6月21日,中共柘荣县委召开办公室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柘荣县博物馆”,同年7月3日县编委根据县委办公会议纪要精神,下发了柘委编[2006]27号文件正式成立“县博物”事业机构,之前,是县文化馆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设立的“文物室”履行着博物馆相关工作职能。
目前与县文化馆共同使用馆舍,是由三座分别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及2000年初的钢混平房组成“凹”形布局。内设有关博物馆场所有文物库房150平方米,临时展厅200平方米,文物消毒室、办公室、档案室、监控室、保卫室等150多平方米。
基本陈列
柘荣特色产业馆
本陈列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融合展示本县获得国家生态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刀剪之乡等县域名片,重点展示柘荣药业、刀剪、僧服等传统优势产业品牌文化和柘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文创产品,是集中展示柘荣地方特色产业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柘荣特色产业馆固定陈列展厅一角
临时展览
本馆自成立以来,坚持重视通过采取自主举办、横向联合、纵向协作等办法,与本县有关部门、社团组织、兄弟县(市)博物馆,以及上级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成功组织举办了各类临时展览和各类讲座等50多次,不断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同时结合博物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和文化下乡活动,将临时展览办到社区、乡村和校园,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不断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例如:《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八闽丰碑福建革命文物图片展》、《福建省涉台文物普查成果展》、《闽东苏区光耀千秋——纪念闽东苏区创建80周年大型图片展》、《柘荣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闽东内陆五县知名书法家爱国主义题材书法作品联展》、《柘荣县文化遗产摄影图片展》、《柘荣民间画家温郑树捐赠博物馆画展》、《柘荣县古建筑摄影比赛作品展》、《柘荣县首届历史名人游朴诗歌书法作品展》、《柘荣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报暨柘荣县博物馆成立10周年馆藏文物巡回展览》和多届《美丽柘荣摄影比赛作品展》等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
馆藏文物图片进社区巡回展
交流展览
2009年4月中旬,本馆策划并参与在柘荣成功组织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游氏仙姑祈福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本馆举办了《柘荣县 ·基隆市书法家作品联展》,台湾基隆市书法家代表赖俊雄、游美兰(女)、张明莱、李纯甫、郭伟煌、张月华(女)等20多位来宾参加了展览开幕式暨书法笔会交流及文化节系列活动;2011年10月中旬,参与策划组织柘荣游氏仙姑香火赴台安座及相关文化交流活动;2012年11月19日,邀请台湾科学家游源淳博士到柘荣作《“身心灵”延寿养生与文化创意产业》专题讲座;2016年11月8日,邀请台湾学者游岳勋先生到柘荣作“中华传统理学文化”专题讲座;2017年10月22日,我馆策划组织举办“第二届柘荣·基隆书法家作品联展”等笔会交流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对台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闽台民间文化交流互动和人员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9年4月,柘荣县·基隆市书法家作品联展开幕式
2011年10月,游再生馆长应邀担任领队护送游氏仙姑香火赴台安座。图为游馆长在台湾香訫堂介绍省级非遗项目“柘荣游氏仙姑信俗”。
本馆承担全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专业工作和馆藏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全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拥有馆藏文物5000多件(套)。于2016年筹集资金30多万元,配备了闽东文博系统第一套“文物真空充氮充臭氧杀虫消毒揭裱机”,对保障馆藏文物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文物消毒室
地址:柘荣县柳城南路6号
柘荣县汽车站沿柳城北路向南步行600米左右到十字街向南进入柳城南路, 步行60米到达柘荣县博物馆门口。
电话:05938338068(馆长室) 05938338056(馆办公室)
袁天禄纪念馆:位于柘荣县荣北路1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袁天禄祠堂”内陈列展示我县历史名人袁天禄生平事迹。
游朴纪念馆:位于柘荣县黄柏乡黄柏村,陈列展示我县历史名人游朴生平事迹。
陈桷纪念馆:位于柘荣县湄洋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湄洋陈氏宗祠”内陈列展示我县历史名人陈桷生平事迹。
柘荣古桥梁展:位于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东北廊桥-东源桥”廊道两侧,展示我县境内各类代表性古桥梁文物图片。